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古音入門(一)

古音分期

  在「漢語音韻學入門」我提及中國自有生民以來,就有語言;有語言,就有演變,所以有後世以及現代的方言。我們要先知道學術界如何將古音分期,以潘悟雲先生的《漢語歷史音韻學》為例,他的對古音的研究分做兩期。

  中古音:大約是隋唐時期
  上古音:大約是周秦時期 

  為何要分成兩期呢?還有中間隔著一大段時期卻是為何?中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都消失了。這是因為這兩段時間的古音資料最豐富,中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古音可以兩頭夾攻過去,而元明清也有很豐富的韻書記載當地各地不同的發音。由於古代還沒有錄音機,所以一切的研究都只是假說,我們只能無限逼近歷史上真正的發音,但不能夠肯定構擬的音準確無誤。


  中古音和現代方言相差有多大,聽聽這段錄音就知道了,但這只是構擬出來的讀音,而且發音未必完全準確,但畢竟和現代方言的發音大相逕庭。古代没有錄音機研究中古音的學者又如何構擬出古音呢?這就得知道從中古音的材料入手,最重要的是《切韻》系韻書

  《切韻》系韻書(《切韻》早己散佚,傳世的都是殘卷):
  《切二》《切三》為一系
  《王一》《全王》為一系
  《王二》《唐韻》為一系
  《五代本切韻》為一系

  《切韻》乃隋代陸法言等人所編,後來有增補,當中最重要的還是宋朝的《廣韻》

《廣韻》編排

  《廣韻》是大宋大中祥符元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所編而成,參考了歷代韻書,包括《切韻》,歷史背景不多說。先看看《廣韻》的編排。以下是《廣韻》的目錄
 

  看紅色字「上平聲」,由於《廣韻》平聲字多,所以將平聲字分成上下兩卷,起始是「上平聲」。看藍色字「東第一」,指「上平聲」第一個韻目是「東第一」,第二個是「冬第二」,如此類推。再看綠色字「脂之同用」及「獨用」,由於隋朝時陸法言編《切韻》時分韻太細,到宋朝修《廣韻》,一些韻目之間讀音已經變得沒有分別,所以加上同用或獨用,說明哪些韻目可以一起混合用,哪些不可以;「魚第九」標明「獨用」,就是魚韻這個韻目的字只能和自己押韻,不能和其他韻部押韻;「支第五」標明「脂之同用」同用,即是說宋朝時「支第五」「脂第六」「之第七」三個韻目的都押同一個韻,可以混合使用,一起填進詩詞的韻腳中。《廣韻》按四聲編排,即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所以「東第一」之後是上平聲的的「冬第二」;要看東韻的上聲董韻,必需上平聲下平聲都翻完,才到東韻的上聲「董第一」,冬韻鍾韻的上聲.乃至去聲入聲,如此類推。紫色字「鄰職」二字是真韻韻目中字的注音,等同正文字的注音「鄰職切」

 

  到看正文第一頁,也是上平聲「東第一」東韻的第一頁,第一個字也是東字。看橙色「德紅切十七」字,在《廣韻》中,東字加上自身有十七個同音字(部份字用藍色起),所以標「十七」,讀音是「德紅切」,下面十六個字的讀音也是「德紅切」,至於反切的用法下一篇再談。東下一大串小字到「德紅切十七」為止,是東字的解釋,所以《廣韻》不但是韻書,作詩時可參考,也可當字典用,查看文字的意思。再看兩處紅色圈圈,第一個紅色圈有「一」字,說明是「東第一」韻,「冬第二」起首就標「二」字,如此類推。第一個和第二個紅色圈中有個類似句號的符號,兩個「句號」間是《廣韻》中的同音字,這個「句號」是用來區隔不同的讀音的字組。再看綠色框「又都貢切」,說的是涷字除了有「德紅切」這個讀音,也有「都貢切」這個讀音

參考資料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余迺永校註,(里仁書局,台北市,2010年9月5日):應該是目前最齊備的廣韻》校訂本,利用多種廣韻》版本及出土韻書校訂廣韻》中的誤字;前言以及擬音都很值得參考

廣韻》張氏澤存堂刊本: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本文的書影都來自這個版本
 
切韻》殘本,引用自此

1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