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古音入門(二)

反切前的注音方法

  反切是甚麼呢?反切是古代的注音方法。格式很簡單,用兩個字注音,例如《廣韻》「東字」,注音是「德紅切」,有時不用「切」字而用「反字」,音翻。如何用反切找出古音和今音要下篇再才解說,因為要先了解中古音的音節結構,簡單而言就是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及聲調,合出來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以下先看看反切的歷史。在未有反切的時候,音韻學家用很多方法標上文字的讀音,但都不及反切「科學」,因為從前的方法只是打比方,不是嚴格的音注。我們再看顏之推的記載,也是見於《顏氏家訓·音辭》。

  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顏之推除了知道古語今語不同外,他在看從前的音注時,發覺有很多術語弄不明白。今人王利器在注釋《顏氏家訓》時,引用了大量例證,說明這些術語甚麼意思 。如果不看他的解釋,單看古人的注音,就很難弄懂甚麼意思,以下舉一些例子證明。

 (《周易》鄭康成注,見注一)

  內言外言:
  《公羊傳·宣八年》何休注:「言乃者,內而深,言而者,外而淺。」

  急言徐言:
  《淮南子·地形訓》高誘注:「旄讀近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
  《淮南子·本經訓》高誘注:「蛩,兗州謂之螣。螣讀近殆,緩氣言之。」

  讀若:
  《易·乾·文言》鄭玄注:「嫌讀如群公慊之慊。」
  《說文》:「自,讀若鼻。」
  《說文》:「譶,疾言也。从三言。讀若沓。」

  先看內言外言,何休注《公羊傳》,說發「乃」音時,要「內而深」,發「而」音時,要「外而淺」。「乃」和「而」不是生僻字,但是給這些術語弄得胡里胡塗,單看些這術語,反而不知怎樣讀了。再看急言徐言,高誘注《淮南子》,說「旄」音近綢繆之「繆」,「繆」字頗為常見,但如何「急氣言之」呢?我們不是苛求古人,古代的術語本是給古人讀的,注釋古書的人的責任只是要當時的人讀得明白,但是這些術語似乎不容易弄懂,所以沒有流傳下去,故此數百年後的顏之推已經弄不清楚這些術語甚麼意思了,也不會用這些術語找回難字的讀音,反切注音法延綿千餘年而不絕,可見這些術語不及後世的反切可靠。

  最後看看讀若的例子,「讀若」的例子很易明白,但這個注音方法一點也不好。讀若,就是打比方,被釋音的字,和注音本不必同音;例如「自」字,許慎說讀音和「鼻」字相似,拿今音一讀就知這兩個字讀音不一樣,只是讀音相似而已,古音也只是音近,讀若的注音方法缺點明顯就是不精確。另一缺點就是,假如連注音也不會讀的話,被釋字也不能讀了。比如「譶」字,由三個言字組成,許慎說讀若「沓」,假如「沓」字我不會讀的話,「讀若」這個注音方法就失去意義了,因為注音的作用就是注出難字的讀音,注音字我不會讀,被釋字更不可能會讀了。有些字難以用一個字的方法注音,例如「一」字,粵語和中古音中都沒有同音字,假如用讀若的方法,又不精確。以上是用不精確的術語注音帶來的困難,於是反切就應運而生。

反切源起

  反切始於何時呢?遠在隋朝陸法言等人作《切韻》時,就有反切了。目前有幾種說法。

  始於三國孫炎說:顏之推的看法是反切始於孫炎作爾雅音義,孫炎是三國時代的人,換言之顏之推認為反切始於三國時代。可是《顏氏家訓集解》中王利器先生有詳盡的引證,說明漢朝末年已經有反切了。

(百衲本《漢書》顏師古注引服虔注,見注二)

  始於東漢未年說:《漢書·張陳王周傳》:「鯫公說我距關,毋內(無納)諸侯。」顏師古注引服虔注:「鯫音七垢反。」《漢書·地理志》:「沓氏。」顏師古注引應劭注:「氏水也。音長答反。」服虔應劭是漢朝末年人,比起起源於三國說又早了一段時間。

  還有合音說(如「何不」的合音是「盍」,始於先秦)和佛教東漸說(受梵語及西域語言的音韻學影響),這些理論都有都有道理,可以看參考資料了解更多,但這些理論只是說前人如何受啓發而創造反切,而不是反切本身的開端。王利器引周祖謨說(注三):「然而諸書所以謂始自孫炎者,蓋服(虔)、應(劭)之時,直音盛行,反切偶一用之,猶未普遍。及至孫炎著爾雅音義,承襲舊法,推而廣之,故世以孫炎為創制反切之祖。」此說最為精審。

  為何叫反切呢?簡單來說:反,翻也,翻來覆去讀兩個字從而讀出正確的讀音,所以自漢末開始就用「反」字作反切術語。而「切」字本意是確切精當之意(例如《顏氏家訓·音辭》:「前世反語,又多不切。」),本身不是注音術語,「切韻」的意思是精切的發音,後世學者反覆研究,反切變得愈得愈精切。所以到了唐朝中期後,才慢慢從「某某反」演變成「某某切」,揭示反切造得愈來愈精切。唐朝寫成的《刊謬補缺切韻》也全是用某某反,到了宋朝的《廣韻》就全用某某切,不再用某某反了。

(唐寫本《刊謬補缺切韻》,王仁煦撰,見注四)

  注意我沒有把整頁上載,以上只係上半頁。現在可以重溫一下古音入門(一)的概念了。看第一個字,是東字,注文「德紅反,木方,二」,說明在《刊謬補缺切韻》中,第一個小韻(即是同音的字)「東」字的讀音是「德紅反」,意思是「木方」,即東方在五行中屬木的方向,「二」說明算連「東」字在內一共有兩個同音字。第二個小韻是「同」字,讀音是「徒紅反」,沒有釋義,同音字連「同」字在內共有二十二個。兩個小韻間沒有符號分隔,所以讀的時侯要很小心,否則就錯過了一些小韻了。從中可以看出,《廣韻》增補了不少《刊謬補缺切韻》沒有的資料,令韻書有字典的功能,編排上也更容易閱讀;從中亦可以推論,從陸法言等人編《切韻》,到王仁煦增修《切韻》成《刊謬補缺切韻》應當也補進了不少資料(但是由《切韻》到《廣韻》,《切韻》系韻書的語音系統没有變化,切記)。

注釋

注一:《周易鄭康成注》,(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元刊本《四部叢刊三編》第十二冊,電子版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圖書館

注二:《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百衲本。

注三:見《顏氏家訓集解·音辭》注十三,(北齊)顏之推著,今人王利器集解,電子版見大家藝文天地

注四:見《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龍宇純著。

延伸閱讀

辨章反切,張鵬飛著,江漢大學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2008年12月,電子版見此(按此下載):反切的意思,起源以及流變,這篇論文都說得清楚,我以上的內容只是簡略版。

《顏氏家訓集解》,王利器著:在《顏氏家訓·音辭》中,王利器先生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不同術語的例子及解說,包括以上提及的「讀若」等,令古人顏之推都不能理解的音韻術語都能用音韻學解通。但是當中涉及很多中古音的用語,假如未接觸過中國音韻學的人便很難明白,此書說明反切的歷史很清楚,值得參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