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諸侯」典出《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舊解一般認為九合是指齊桓公九次會合諸侯,所以《論語義疏》引《史記》為解,全文為「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兵車之會三」加上「乘車之會六」,齊桓公會合諸侯就剛好是九次。不過也有以九為虛數的,九是陽數之盡,九次是言其次數之多,不是剛好九次。《穀梁傳》云:「衣裳之會十有一。」范寧的注釋注出是那十一次諸侯盟會。《穀梁傳》以九為虛數,似乎比《史記》以九為實數合理。不過如果再考察其他文獻,就知道九不是一個數字,而是假借字。
(轉載自此東周列國志網站)
二,「九合諸侯」朱熹新解
朱熹《論語章句》說:「九,春秋傳作糾,督也,古字通用。」朱熹認為「九」應該作「糾」,因為《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說「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論語》的「九合」明顯對應《左傳》的「糾合」。「督」應該解作「匡正」。《釋詁》:「董,督,正也。」照朱熹的注解,「九合諸侯」就是「匡正及團結諸侯」。
朱熹讀「九合」為「糾合」,無疑是正確的,不過訓「九」為「督」,就有點不合理,因為這和下一句的「一匡天下」語義重復,而且不符「糾」字的字義。
三,「九」「糾」即《說文》之「勼」及其假借
「九」「糾」「勼」三字,上古音都是見母幽部,只有聲調不同,理應互通。《說文》:「勼,聚也。」故此「勼」有聚合的意思。
「勼」又可寫作「鳩」。《釋詁》:「鳩,聚也。」《左傳.隱公八年》曰:「以鳩其民。」《杜注》:「鳩,集也。」「勼」字《說文段注》:「左傳作鳩。」可見「鳩」亦有聚合之義。
「勼」又可寫作「逑」。《說文段注》:「左傳作鳩。古文尙書作逑。」《唐石經尚書》:「旁鳩僝功。」許慎《說文》引《虞書》曰:「㫄逑孱功。」「鳩」又作「逑」。《說文》:「逑,斂聚也。」可見逑也有聚合之義。
綜合以上假借及其釋義,「九合諸侯」之「九」,只能解作「聚」。
四,「糾」字有聚合義
《說文》:「糾,繩三合也。」《說文段注》:「李善引《字林》:糾,兩合繩。」糾字從絲字旁,可見和絲織品有關,許慎作三合繩,《字林》作二合。《太平御覽.雜物部一.繩》引服虔《通俗文》:「合繩曰糾。」總而言之,「糾」字應是糾結在一起的繩。
《毛詩》:「糾糾葛屨,可以履霜。」《毛傳》:「糾糾,猶繚繚也。」《說文》:「纏也。」《後漢書.荀彧傳》:「收離糾散。」《註》:「糾,合也。」「糾」本義應是纏繞及聚合,再引伸作「糾結一起的繩」。
所以「糾合」之「糾」,也只能解作聚合。
五,古代文獻中的「糾合」
除了以上所引《左傳.僖公二十六年》「桓公是以糾合諸侯」一句外,此外還有其他語例。
《酈生陸賈列傳》:「足下起糾合之眾,收散亂之兵。」「糾合」和「散亂」對舉,可見「糾合」也是「聚合」之義。
《僖公二十四年》:「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于成周。」
《晏子春秋》:「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齊國,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糾合兄弟。」
《後漢書.虞傅蓋臧列傳》:「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六,結論
綜合以上文獻,既然「九合」即是「糾合」,「九合」之「九」便不能解作數字,否則以上文句就解不通。「糾合之眾」難道解作九次團結起來的群眾嗎?難道召穆公也九次團結宗族嗎?可見解作「聚合」才合理。《論語.憲問》「桓公九合諸侯」就是說齊桓公團結諸侯,「九合」二字是同義平列語,而不是說齊桓公九次或多次團結諸侯。
七,補充
「勼」又可寫作「逑」。《說文段注》:「左傳作鳩。古文尙書作逑。」《唐石經尚書》:「旁鳩僝功。」許慎《說文》引《虞書》曰:「㫄逑孱功。」「鳩」又作「逑」。《說文》:「逑,斂聚也。」
「逑」即《毛詩》之「逑」之「仇」。《毛詩.民勞》:「惠此中國,以為民逑。」《毛傳》:「逑,合也。」《鄭箋》:「合,聚也。」可見逑的本義是聚合。
又引伸為「伴」。《毛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傳》:「逑,匹也。」《經典釋文》:「逑,音求。本亦作仇。音同。」《毛詩.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好逑」即「好仇」,也足證《鄭箋》「怨耦曰仇」是完全錯誤,「逑」猶粵語之「伴」(上聲),非仇敵之義。
《論語義疏》引《史記》為解,其文屢見《管子》,如《管子.小匡》:「大朝諸侯於陽穀,故兵車之會六,乘車之會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左傳》之「求諸侯」,即「合諸侯」,即「求合諸侯」。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