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如何用移民消滅當地語言

  移民能夠消滅當地語言,這似乎是常識。例如閩人客家人之於台灣原住民語,歐洲人之於美洲原住民語,不待多言。但我要講的,乃是移民能夠將一個沒有人以之為母語的語言成為通行語,繼而消滅當地原有語言。

  比如說普通話,普通話本源自北京話,只不過是北京一地之方言,只是官話的一個變體,遠北京一點,例如石家莊,口音又不同,更遑論江南之地了。推普機雷厲風行下,成為中國人的共通語,各地方言面臨減絕,而移民就是元凶之一。問題來了,既然普通話只是北京一地之方言,真有如此多北京人湧進其他城市,再消滅當地語言嗎?非也。殺雞焉用牛刀?要消滅一地之語言,令普通話通行,根本用不著北京人。

  試設想一思維實驗。設中國僅有兩個城市:上海,香港。各有一百萬人。然後,各有五十萬人互相遷移。如此兩城則有四股人。

  上海:
  上海本地人,五十萬。
  由香港遷入之移民,五十萬。

  香港:
  香港本地人,五十萬。
  由上海遷入之移民,五十萬。

  上海人講上海話,香港人講香港話,本是必然。然而當移民大舉遷入,當地人亦說自已的母語嗎?非也,當地語言將式微,普通話將成為共通語。為何如此?試以香港為例。

  香港人本講香港話,平時在學校學到一點普通話。普教中後,蒙共產黨的恩澤,上堂講普通話更多。慶幸日常生活,朋輩之間依然講香港話,當移民大舉遷入,又當如何?溝通上,共有四種情況。

  一,香港人和香港人。
  二,香港人和上海移民。
  三,上海移民和香港人。
  四,上海移民和上海移民。

  遇著一,香港人和香港人,自然說香港話;遇著四,上海移民和上海移民,他鄉遇故知,當然也是說上海話。但是當遇到情況二和三,就不能各說各話,不然就成了雞同鴨講。所以有三種方案。

  方案一:上海移民學香港話。
  方案二:香港人學上海話。
  方案三:大家一齊學普通話。

  方案一似乎行得通,因為始終香港是地頭,移民學香港地道語言很正常。方案二也合理,只要移民一多,便能將地道語言消滅。但方案三,所有人一齊學普通話溝通才是大勢,這是為何?看方案一,上海移民要由零開始,由不懂香港話,到流利溝通,實在不容易。方案二也不可行,只要有丁點本土思維,單是一半的移民,不足以令本地人改學移民的語言。而且要香港本地人由零學起,到上海話完全流利,實在是難。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用普通話溝通。因為大家都是半桶水,不是由零學起,用普通話溝通是最省力最經濟的做法,因為這個方案將學習語言的時間平均分配給本地人及移民,看似非常公平。實則不費一兵一卒,一個北京人也不用,就將香港本土語言消滅。當融合成必然的趨勢,香港人自身的圈子,上海到香港移民的圈子,只能成為小眾,用普通話行遍將香港勢不可擋。舉一反三,從這個例來看,上海本土語言也是凶多吉少。沒限制的移民,沒有本土思想,便能巧妙地將本土文化消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