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0日 星期六

Carl Cohen 論民主第一篇

第一篇 何謂民主

1.1簡短定義民主是否可取

  民主乃是民治。多數字典都如此訓釋民主一詞,這或許是廣為人接受的定義。這亦符合民主一詞的詞源,民主一詞源於demoskratein兩個古希臘語字根,demos意為人民,kratein意為統治。古希臘哲學家及政治家用這個詞語用得頗為直白。「世人稱我們為民主的,因為政府是由多數人掌管,而非少數人。」亞里士多德分析幾種民主制體後說:「我們可以以此為準則:假若一個政體不容許每個人參與,就是寡頭政體;反之,人人都可以參與,就是民主政體。」(《政治學》第四卷,6)回到近代,林肯有句名言經常為人引用,「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他的觀點也相似。總而言之,民主政體就是人民自我統治。

這些簡短的語句試圖定義民主一詞,雖皆為人所認同,卻不能解釋民主一詞的內涵,因為民主這個概念異常複雜,定義過於簡單實是削足適履。還有一些例子:「統治需得人民同意。」「由多數人掌政。」「統治下人人平等。」「君權民授。」可謂不勝枚舉。通常很少人誤解這些警句式定義的意思,但都難以觸及民主一詞的核心。批判這些短句後,就發覺不恰當之處甚是明顯。「統治需得誰人同意?」「授權於何事?」「何事上人人平等?」「何謂民意及權力平等?」「何謂治權?人民需於何時掌權?」「何謂多數人?」「多數人當政必定民主?民主政體決策時是否必經多數人同意?」「民治及民享的政體顯然不同。不是兩者兼備,只具其一的政體何以名之?民有的政體能否廁身於其間?」令人困惑之處多不勝數。如欲透徹了解何謂「民主即是民治」,必需重新思考何謂民主。

1.2自我統治是否自相矛盾

「民主就是人民自我統治,自我統治的人民乃是最高統治者。」這是只是其中一種方法解讀民主。另一解讀如下,認為人民不能自我統治:「統治」及「統治者」二詞相輔相成,假如沒有臣民,就無所謂統治者。統治的功效之一,乃是威壓臣民、威逼臣民,或是決策之時違背臣民的意願。以上觀點非常重要,由此視之,統治者能夠統治臣民,但是不能自我統治。約翰·密爾於1859年寫道:「通常認為,『自我統治』、『凌駕於自身的權力』,這類詞句都不符合現實,因為統治者和臣民不是同一批人。」(《論自由》第一卷)約一個世紀後,沃爾特·李普曼說得更具體,他如此主張:「人民不能統治他們的政府,人民也不能施政於自身,通常不能起草法律,群眾實是不能統治自身。」(《大眾哲學》1955年,19頁)格萊斯頓說得最妙:「嚴格而言,群眾多得能組成國家,他們就不能統治自身。如果考慮及人性,最高境界,只是人民挑選統治者,有時時候直接影響政府施政而已。

論現實政治,人民似乎不能統治自身。政府或許遵從人民的抉擇,但人民根本不能頒佈及執行法律。視察人口眾多的社會,統治者和臣民的分別甚是明顯。大多數人只是臣民而已,而不是統治者。

可是自我統治一詞不是無稽之談,因為某些情況下用這個詞實是合理。民主政府的確是自治政體,換言之,是由人民自我治理。這樣說,人民自我統治的確可行。但是不少人又說「人民不能自我統治」,那該如何解釋這個矛盾?

考察非政治類的文章,文中若說某人有能力管理自己。這應該是個比方,實際而言,就算知道人性孰高孰低,自以為能用高貴情操遏制個人情欲,他也不能統治自己。區分統治和臣服,是人類至為重要之事。考察個人能否管理自身,或許是個關鍵,解決群眾能否統治自身。

假使沒有人指揮及操控我,我個人相當嚮往凡事自己決定。我決定自己有何目標,挑選不同手段實現目標,如此種種我都在管理自己,這是每人必經之路。管理自身又有何難?矛盾其實源自「統治」一詞有兩個詞義。從行政意味看,治權包括威壓以及威逼臣民之權,這暗示統治者和臣民的分野。從另一方面看,深入視察「統治」一詞的詞義,「統治」一詞是指給臣民制定目標以及發佈政令;此義才符合「統治」一詞的本義,此詞源自拉丁文gubernaregubernare又借自古希臘文kybernan;本義為導航,以及駕駛舟船,可說是從導引意味看「統治」的語義。

任何政府都能命令、禁止及威壓臣民,日常生活中「統治」就是如此,質疑人民不能管理自己者也是這樣想。基本上,統治意味著引領及指導。還從行政意味看「統治」一詞,那總是離不開意見分歧,以及從屬關係,統治者必然是群眾的一部分,絕非整體。從另一方面看,假如導引意味才是「統治」一詞的第一要義,不能自我統治的矛盾頓時冰釋,裁定政令及審議大眾事務者,可以是少數人,也可以是多數人。原則上說,最終決策權可以落在全體群眾手上。故此,政體由整體或是多數人決策,就可說是「自我統治」。

1.3 民主的本質

民主是種管理體制。知道民主管理體制和其他管理體制的不同之處,才知道民主的本質。要理解民主管理體制和其他管理體制有何不同,我們眼界要更寬闊,了解何謂團體,是將於第四章詳細探討。實際而言,人類團體數量及種類均無上限。人類組成團體,原因或許無足輕重,或許驚天動地;團體或許人數眾多,或許數量渺小。團體不一定為彊域所限,團結一致的成因多不勝數,或因彼此友愛和睦、或因出於慈悲之心、或因民族同心同德、或因宗教信仰相同,或有考慮及經濟利益。團體的目標,在成員心中或許稍瞬即逝,或許無足輕重,可是忠誠之念也可以刊心刻骨、歷久彌堅。思索為何某地的民主體制屹立不倒,不單是鑽研當地國家政制而已,還有其他極為重要的團體,所以我們很有興致探討為何當地民主體制能夠完善運作。民主理論如欲令人滿意,必須適用於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團體,不只是國家而已;皆因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團體都能以民主運作。

為何稱某個團體為民主團體?試用個人行為類推至團體決策就能得知。獨立自主者能夠決定志向,能夠引領自身,能夠獨立自主。個人能夠引領自身,獨立自主;團體也能如此,此之謂民主。團體成員參與策劃,最終達至一致的決定,能夠如此管理,此之謂民主。皆因能夠引領自身,實是自我統治之本。無庸置疑,團體能夠以多數人引領自身,民主才能運行[16.1]

何謂裁定政令?顯然政治不是一勞永逸之事。政事生滅不已,驅使社會前進需要持之以恆參與政事。故此,如欲自我統治,決策需連綿不斷,不分輕重。就是持之以恆的決策,令參與這個行為堅不可摧。大多數人裁定團體重要的政令,謂之自治。

哪些政策至關緊要,使得全體團體共同審議?當然,假若政事關乎自身利害,或大或小,大眾應有抉擇之權。可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哪些政策重要,哪些政策不重要,這沒有統一的方法判斷。大多數情況下,判斷政策重不重要取決於團體如何運作。某些情況下,假如人數太多,政策重要還是不重要,就沒有一致的意見。為何在這點上意見分歧?或許因為大家所認為團體的目標並不一致;假如團體目標一致,這點還有意見分歧,就是因為有人察覺到某些政策的影響更為重要或深遠。無庸置疑,政策重要還是不重要,必然有爭議。

以上問題確實難以解答,幸好不用顧慮以上的疑難,也能明白民主的本質。上文一直探討民主本質為何?換言之,民主如何定義?如今,我將如此描述民主,當然改良是少不免:團體大部分成員,不論直接或間接,都能制定決策,而這些決議正正關乎自身利害,這種團體管理體制謂之民主。

以此為基礎,就能奠定前後一致的民主理論。往後,第一個步驟必不可小,就是小心分析何謂參與以及參與規模。這有兩大作用:第一,這能進一步說明民主,因為在這個定義中,參與乃是民主的關鍵;第二,透徹理解何謂參與,就能估算某個團體民主的程度。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鳩」談之後記

  上文談到維基文庫的《左傳正義》,有一則《正義》引的書,名曰《晉諸公贊》,但維基文庫誤作「《晉語》諸公贊」,近日翻查古本,發覺有些版本不誤,有些版本就錯了。武英殿本《左傳正義》就沒有弄錯,作《晉諸公讚》(贊讚互通)。

(武英殿本《左傳正義》莊公三十二年)

  看到書頁上就知道武英殿本十三經注疏校刊於乾隆四年。後來嘉慶二十一年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經注疏廣為流行,當中附有不同版本的校記,歷來受學者重視,通稱為阮刻本十三經注疏。我找到的北京大學繁體十三經注疏本,就是以阮刻本為底本,再參考不同版本重新排印而成。

(北京大學繁體十三經注疏本序)

  我對版本學無甚認識,只知道這個版本最適合現代人入門看,因為是用電腦重新排版而成,可惜依然有點瑕疵。如果我沒有搞錯,這裏誤作「《晉語》諸公讚」,是阮刻本本身已經錯了,可惜校對組沒有採用武英殿本的異文,可見這書散逸以久,不為世人所知。《晉諸公贊》不甚出名,所以校者誤以為和《晉語》有關,所以誤增一「語」字,遂成「《晉語》諸公贊」,怪不得我原先在先秦典籍《國語》中找不到這條資料。

(北京大學繁體十三經注疏《左傳正義》莊公三十二年)

  《晉諸公贊》是甚麼書呢?《晉諸公讚》是西晉傅暢的歷史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晉諸公贊》二十一卷,早已散伕,被《三國志注》等書多番引用,可見其史料價值。我沒有細心讀過《晉諸公贊》的原文,這裏引用學者的一段話:「縱觀《晉諸公贊》全文,受當時玄學之影響,人物品評的風氣在史傳中形成,《晉諸公贊》在語言表達和文章內容上,都突出了『贊』這個特點,它以人物傳記的形式,來表達對當時晉諸公的清識、擅長談玄、談理等各方面個性的贊譽。」清代輯佚之風大盛,黃奭《黃氏逸書考》輯有《晉諸公贊》一卷,大家有時間可以到網上找找,看黃氏有沒有把這條輯進去。

參考資料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圖書館

《世說》劉註《晉諸公贊》考略,徐婷婷著,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7月。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秋風辭簡注後記

上文談到《文選》引秋風辭的序不知出於何書,今日翻查魯迅輯之《古小說鉤沈》,即茅塞頓開,此序實出於《漢武故事》。

《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卷八十八引《漢武故事》:行幸,欣然,中流與群臣飲醼,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

《太平御覽》(四庫全書)卷八十八引《漢武故事》:行幸河汾,欣然,中流與群臣飲醼,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

《北堂書鈔》(四庫全書)卷一百零六引《漢武故事》:上幸河東,觀,作秋風辭。

《文選六臣注》(四部叢刊三)卷四十五序: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

可見《太平御覽》兩個版本首兩句都有省略,且略去「顧視帝京欣然,祠后土」整句,四庫全書本之「河汾」為「河東」之異文;《北堂書鈔》最為簡略,或因《樂部》其要在歌辭,故略其事跡,《北堂書鈔》之「觀」字,疑是「上歡甚」脫去首尾二字,「歡」再訛為「觀」字。



 《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卷八十八

 《太平御覽》(四庫全書)卷八十八

 《北堂書鈔》(四庫全書)卷一百零六

 《文選六臣注》(四部叢刊三)卷四十五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你說甚麼「鳩」?

  某天,我正瀏覽面書,忽見有人痛罵記者白癡,到底所為何事?原來是報章把飲「鴆」止渴寫成了飲「鳩」止渴,所以被看眾恥笑,先看看這則報導。


  我也不列資料出處了,反正原本上載的人也沒有說明是哪份報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何日的報導,且報紙人人皆可買得,所以就算了。當時我看過,只是笑笑,小弟我中文水平差,這般艱深的成語我是不會用的,看過笑過就算。過了幾天,瀏覽某網站時心血來潮,想看看明朝的歷史,便選了最短的來讀,名叫《明朝滅亡的真相》。看到崇禎帝怒殺袁崇煥,民族英雄慘遭千刀萬剮,袁手下大將祖大壽死於戰後終於降清,心情久久不能平伏,但看著看著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我又看見飲「鳩」止渴了。


  《明朝滅亡的真相》這篇文章雖然短,但言簡意賅,適合我等不願直接看文言文的人;只是踫巧給我看到錯字,但總是瑕不掩瑜的。講回正題,到底這個「鳩」字是甚麼呢?為何不少人會將二字混淆?眾所周知,「鳩」是種鳥(《詩經》名句或多或少聽過),詳細的解說下篇再談。至於「鴆」字是甚麼,則需解一解。先說讀音,粵音「鴆」音「朕」。

  「鴆」解「毒酒」和「用毒酒毒死別人」,這個意義下原先只寫作「酖」,例如左傳中只有「酖」字而沒有「鴆」字,左傳中有一則故事,記載如下:魯國君主魯莊公快要死了,他打算把君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姬般,魯莊公連忙叫自己的弟弟叔牙和季友來托孤。魯莊公問弟弟該立誰人為後,叔牙不識相,竟然回話說魯莊公另一位弟弟慶父很有才能,季友則說以死事奉魯莊公的兒子姬般。魯莊公不滿叔牙的答案,所以派季友殺死叔牙。當時情形如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成季(即是季友)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魯國大夫)「酖」之曰,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飲之,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而「鴆」字在先秦時代只解作一種鳥,還有没有「毒酒」和「用毒酒毒死別人」的意思。

  「酖」為何有「毒酒」和「用毒酒毒死別人」的意思呢?傳說「鴆」鳥的羽毛有劇毒。《左傳正義》引《晉諸公贊》:「鴆鳥食蝮,以羽翮擽酒水中,飲之則殺人」,說「鴆」這種鳥連大蛇(蝮)都吃,將「鴆」鳥的羽毛和酒水攪伴在一起,人喝了必死無疑。後來由本來鳥類的意思引伸成名詞和動詞,另造「酖」一字,「酖」字就解作「毒酒」和「用毒酒毒死別人」了,先秦以後這兩個意思寫成「鴆」也可。所以成語飲「鴆」止渴,照先秦時期的寫法應該是飲「酖」止渴,意思就是飲毒酒止渴,比喻做事只顧解決燃眉之急,但不考慮後果嚴重,所以不可寫成飲「鳩」止渴。

  另外,我恐怕上面說得不清楚,以及許慎認為「耽」於逸樂的「耽」也應該寫成「酖」,但是我不同意,因為我在文獻中找不到例子,所以寫成以下這個表。下篇續談「鳩」字。



參考資料:《明朝滅亡的真相》,見國學導航

後記:維基文庫《左傳正義》引《晉諸公贊》,誤作《晉語》諸公贊,怪不得《國語》找不到那句句子;應該是誤衍「語」字,而校者不知有《晉諸公贊》一書,遂誤作《晉語》諸公贊,一時間找不到阮元校刻的版本,所以也没有查證從前的版本有誤否。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古音入門(二)

反切前的注音方法

  反切是甚麼呢?反切是古代的注音方法。格式很簡單,用兩個字注音,例如《廣韻》「東字」,注音是「德紅切」,有時不用「切」字而用「反字」,音翻。如何用反切找出古音和今音要下篇再才解說,因為要先了解中古音的音節結構,簡單而言就是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及聲調,合出來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以下先看看反切的歷史。在未有反切的時候,音韻學家用很多方法標上文字的讀音,但都不及反切「科學」,因為從前的方法只是打比方,不是嚴格的音注。我們再看顏之推的記載,也是見於《顏氏家訓·音辭》。

  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

  顏之推除了知道古語今語不同外,他在看從前的音注時,發覺有很多術語弄不明白。今人王利器在注釋《顏氏家訓》時,引用了大量例證,說明這些術語甚麼意思 。如果不看他的解釋,單看古人的注音,就很難弄懂甚麼意思,以下舉一些例子證明。

 (《周易》鄭康成注,見注一)

  內言外言:
  《公羊傳·宣八年》何休注:「言乃者,內而深,言而者,外而淺。」

  急言徐言:
  《淮南子·地形訓》高誘注:「旄讀近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
  《淮南子·本經訓》高誘注:「蛩,兗州謂之螣。螣讀近殆,緩氣言之。」

  讀若:
  《易·乾·文言》鄭玄注:「嫌讀如群公慊之慊。」
  《說文》:「自,讀若鼻。」
  《說文》:「譶,疾言也。从三言。讀若沓。」

  先看內言外言,何休注《公羊傳》,說發「乃」音時,要「內而深」,發「而」音時,要「外而淺」。「乃」和「而」不是生僻字,但是給這些術語弄得胡里胡塗,單看些這術語,反而不知怎樣讀了。再看急言徐言,高誘注《淮南子》,說「旄」音近綢繆之「繆」,「繆」字頗為常見,但如何「急氣言之」呢?我們不是苛求古人,古代的術語本是給古人讀的,注釋古書的人的責任只是要當時的人讀得明白,但是這些術語似乎不容易弄懂,所以沒有流傳下去,故此數百年後的顏之推已經弄不清楚這些術語甚麼意思了,也不會用這些術語找回難字的讀音,反切注音法延綿千餘年而不絕,可見這些術語不及後世的反切可靠。

  最後看看讀若的例子,「讀若」的例子很易明白,但這個注音方法一點也不好。讀若,就是打比方,被釋音的字,和注音本不必同音;例如「自」字,許慎說讀音和「鼻」字相似,拿今音一讀就知這兩個字讀音不一樣,只是讀音相似而已,古音也只是音近,讀若的注音方法缺點明顯就是不精確。另一缺點就是,假如連注音也不會讀的話,被釋字也不能讀了。比如「譶」字,由三個言字組成,許慎說讀若「沓」,假如「沓」字我不會讀的話,「讀若」這個注音方法就失去意義了,因為注音的作用就是注出難字的讀音,注音字我不會讀,被釋字更不可能會讀了。有些字難以用一個字的方法注音,例如「一」字,粵語和中古音中都沒有同音字,假如用讀若的方法,又不精確。以上是用不精確的術語注音帶來的困難,於是反切就應運而生。

反切源起

  反切始於何時呢?遠在隋朝陸法言等人作《切韻》時,就有反切了。目前有幾種說法。

  始於三國孫炎說:顏之推的看法是反切始於孫炎作爾雅音義,孫炎是三國時代的人,換言之顏之推認為反切始於三國時代。可是《顏氏家訓集解》中王利器先生有詳盡的引證,說明漢朝末年已經有反切了。

(百衲本《漢書》顏師古注引服虔注,見注二)

  始於東漢未年說:《漢書·張陳王周傳》:「鯫公說我距關,毋內(無納)諸侯。」顏師古注引服虔注:「鯫音七垢反。」《漢書·地理志》:「沓氏。」顏師古注引應劭注:「氏水也。音長答反。」服虔應劭是漢朝末年人,比起起源於三國說又早了一段時間。

  還有合音說(如「何不」的合音是「盍」,始於先秦)和佛教東漸說(受梵語及西域語言的音韻學影響),這些理論都有都有道理,可以看參考資料了解更多,但這些理論只是說前人如何受啓發而創造反切,而不是反切本身的開端。王利器引周祖謨說(注三):「然而諸書所以謂始自孫炎者,蓋服(虔)、應(劭)之時,直音盛行,反切偶一用之,猶未普遍。及至孫炎著爾雅音義,承襲舊法,推而廣之,故世以孫炎為創制反切之祖。」此說最為精審。

  為何叫反切呢?簡單來說:反,翻也,翻來覆去讀兩個字從而讀出正確的讀音,所以自漢末開始就用「反」字作反切術語。而「切」字本意是確切精當之意(例如《顏氏家訓·音辭》:「前世反語,又多不切。」),本身不是注音術語,「切韻」的意思是精切的發音,後世學者反覆研究,反切變得愈得愈精切。所以到了唐朝中期後,才慢慢從「某某反」演變成「某某切」,揭示反切造得愈來愈精切。唐朝寫成的《刊謬補缺切韻》也全是用某某反,到了宋朝的《廣韻》就全用某某切,不再用某某反了。

(唐寫本《刊謬補缺切韻》,王仁煦撰,見注四)

  注意我沒有把整頁上載,以上只係上半頁。現在可以重溫一下古音入門(一)的概念了。看第一個字,是東字,注文「德紅反,木方,二」,說明在《刊謬補缺切韻》中,第一個小韻(即是同音的字)「東」字的讀音是「德紅反」,意思是「木方」,即東方在五行中屬木的方向,「二」說明算連「東」字在內一共有兩個同音字。第二個小韻是「同」字,讀音是「徒紅反」,沒有釋義,同音字連「同」字在內共有二十二個。兩個小韻間沒有符號分隔,所以讀的時侯要很小心,否則就錯過了一些小韻了。從中可以看出,《廣韻》增補了不少《刊謬補缺切韻》沒有的資料,令韻書有字典的功能,編排上也更容易閱讀;從中亦可以推論,從陸法言等人編《切韻》,到王仁煦增修《切韻》成《刊謬補缺切韻》應當也補進了不少資料(但是由《切韻》到《廣韻》,《切韻》系韻書的語音系統没有變化,切記)。

注釋

注一:《周易鄭康成注》,(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元刊本《四部叢刊三編》第十二冊,電子版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圖書館

注二:《漢書》,(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百衲本。

注三:見《顏氏家訓集解·音辭》注十三,(北齊)顏之推著,今人王利器集解,電子版見大家藝文天地

注四:見《唐寫全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校箋》,龍宇純著。

延伸閱讀

辨章反切,張鵬飛著,江漢大學學報第二十七卷第六期,2008年12月,電子版見此(按此下載):反切的意思,起源以及流變,這篇論文都說得清楚,我以上的內容只是簡略版。

《顏氏家訓集解》,王利器著:在《顏氏家訓·音辭》中,王利器先生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不同術語的例子及解說,包括以上提及的「讀若」等,令古人顏之推都不能理解的音韻術語都能用音韻學解通。但是當中涉及很多中古音的用語,假如未接觸過中國音韻學的人便很難明白,此書說明反切的歷史很清楚,值得參考。

秋風辭簡注

文選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未知文選引何書,《太平御覽·文部七》引此序略同,云出自漢書》,翻查班固漢書》亦不見




秋風辭 劉徹著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秀,花也。芳,香氣也。秀芳互文見義,蘭菊皆有秀有芳也。]

汎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汎,浮也。濟,渡也。汾河,說文:水出太原晉陽山,西南入河。橫,亦渡也。中流,即流中,水深流急處。素波,白波。]

簫鼓鳴兮發櫂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櫂,即棹。櫂歌,引櫂而歌。]

韻腳(參考鄭張尚芳先生上古音分部)

飛歸:微部
芳忘:陽部
河波歌多何:歌部

要屈人講匪語其實唔難


  雖然我一向都不喜歡蘋果日報的文筆,雖然我更不喜歡蘋果日報報導失實,我更討厭大陸的官腔,但是我絕不胡亂指責他人說匪語,因為我讀的書少,明清小說讀過的在十本以內,佛教也只看過寥寥數本。我不知道誰有陳雲老師的學問,竟可痛快地罵人說匪語,我也想有這等魄力。可是只有大量閱讀過往的白話作品,才能斷定是不是官腔以及歐化句,普通人絕難為之,因為學藝不精。

  所謂匪語,基本上指的就是官腔,即是捨棄宋元明清以來的白話傳統,只有字數,推砌文字,思想空洞的詞語,這些詞語已經進入我們日常的口語,等閒者難以分辨說出口的是否官腔。以陳雲老師著的《中文解毒》為例,看看何謂匪語(整理自肖建偉的博客,特此致謝)。 

  高度評價,充分肯定:贊揚/稱譽/贊同 
  充分體現:彰顯
  表示感謝:致謝/感謝
  致以春節的祝願:新年進步/新春大吉
  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敗壞政風
  高度重視:註重
  為夢想創造可能(陳雲點評:鬼氣幽深,無可救藥):助你實現夢想
  強烈不滿:憤恨
  校友對社會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校友貢獻社會良多
  我們對國際貿易的問題已經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對於國際貿易,我們已有詳細研究
  在老鼠的身上進行實驗:用老鼠做實驗
  明日進行彩排:明日彩排
  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痛斥
  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好:家貧

  選幾個有趣的說說。「致以春節的祝願」,一般人似乎也不看春聯了,除了新年進步以及新春大吉,還有龍馬精神,大吉大利等等;致以春節的祝願似是牙牙學說的小童在拼湊他僅有的語匯,但一個有學養的成年人,絕不說「致以春節的祝願」,這壓根不是中文。當中我覺得最好笑的要算是「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這年頭的人真辛苦,兩個字可以說完,非得要用十三個字。為何做人做得如此勞累,除了字數,除了空洞的語義,「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還剩下甚麼呢?舉了幾個例子,大家都應該知道何為官腔了吧。

  「騰出」是否官腔呢?這要看看宋明以來「騰出」甚麼意思。由於我學藝不精,直接到資料庫搜索,看看白話小說如何用「騰出」一詞。如果白話小說也有用「騰出」一詞,意義也相近,那蘋果日報用「騰出」一詞鐵定不是官腔。

  紅樓夢:鳳姐也嫌不方便,因遣人來和饅頭庵的姑子靜虛說了,「騰出」幾間房來預備。
  儒林外史:那裏去尋空地?不如就把這間堆柴的屋「騰出」來與他停柩。
  兒女英雄傳:「騰出」自己那隻手來,在僧衣裡抽出一根麻繩來。
  官場現形記:就是羊統領自己也要應酬相好,所以特地把金林春一局改早,以便「騰出」工夫好做別事。

  比較不同的用法,「騰出」的意思就是預出空間或時間以便做其他事。我已經忘記了蘋果日報原文是甚麼了,因為找不到原來的報導,留下的只有這張圖,所以我選了幾則蘋果日報報導的報導看看是否匪語。 

  2004年05月10日:「騰出」空間設置音響
  2013年3月27日:為「騰出」病床魔鬼女醫生涉殺300病人
  2010年12月31日:特稿院方籲減收病人「騰出」病床

  到底符不符合白話傳統「騰出」的用法,我想不用我說了,這個有正常智商的人都能看出。所以我奉勸大家,假如看見他人指罵某詞是匪語,請務必求證;假如想指責某詞是匪語,也請求證後才罵,否則只會弄巧反拙,自取其辱。

參考資料

開放文學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歌詞隨筆(一):自在的小鳥

  IQ博士是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成名作,卡通片八十年代在香港播出後大受歡迎,鄭國江先生重新填詞的主題曲更是街知巷聞。由於我是名小毒男,毒得小時候看得很少卡通片,IQ博士一集也没有看過。可是這首主題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小時候覺得旋律輕快,歌詞也琅琅上口,「小雲同小吉好重要」像是洗了腦般不停在腦海中重播,但僅此而已。到我長大後,才知道詞曲皆是上乘之作。
 

引自此

  少時錯過了龍珠等經典的卡通片,除了因為我是九十後,也是因為少時很少看電視。到長大了,懂事了,便懷念那個時代,只有那個時代才能出經典的卡通片,也只有那個時代才能出經典的主題曲,或許是我的偏見。不錯,我想說說IQ博士主題曲的歌詞。

  現時才知道鄭國江先生的筆力,比起時下的兒歌勝出不止一籌。兒歌是唱給兒童聽,但不可粗制濫造,他們是小孩子而不是傻子。鄭國江先生這首詞作,有太多地方可以點評,我們先抽一個很簡單的詞語來說,比如說「自在」一詞。 

 
  浮浮沉沉天空裡 自在像小鳥(IQ博士歌詞,鄭國江填詞)
   
  「自在」何等簡單,何等容易!就連三尺童子也知道自由自在何解,即是消遙自在,不受拘束的意思。但這個詞的由來卻不簡單,因為這是
詞語乃由佛教傳入。自在一開始没有消遙自在之意,拿《蔡中郎集》為例,「臣自在布衣」說的是「自」蔡邕「在」布衣的時候。
   
  「自在」始有無拘無束之意,似乎是源自佛法東漸之時。西晉佚名所譯的《佛說玉耶女經》,講述玉耶女驕傲自滿,不肯以婦道事夫,佛陀親身到他家為玉耶女說法。佛說婦人有「十惡」,即是十種厭惡的東西,當然當中有多都是男女皆通的,而第十惡正正就是「恒不得自在」,說的是婦人結婚後受盡束縛,不得自由之意。「自在」解無拘無束之意開始通行,似乎是在唐三藏玄奘譯《心經》之後。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玄奘譯《心經》)

  觀世音菩薩是舊譯,觀自在菩薩是玄奘的新譯。觀自在是甚麼意思呢?觀,是用心去觀照世間一切事物,釋家喜道「緣起性空」,世界萬物沒有獨立不變的東西,都經歷「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所以說「性空」。但又不執著這個空,所以釋家又說「妙有」,連有無都不執著,大徹大悟,心不隨外境改變,才得「觀自在」。莊子說列子御風而行,亦是有所憑藉,當然小鳥也一樣,但比起為了數百元就昧著良心參與「愛國愛港」遊行的人,小鳥自在得似是消遙的神仙了。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總序一:寫作緣起

  各位說漢語的朋友,不論你說粵語、客家話、閩語、官話等等;不論你來自香港、澳門、台灣、大陸,或是世界各地;不論你是港獨派、城邦派、台獨、大一統派;不論你讀文科、理科或商科;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文學和語言學;只要你寫的是漢字,說的是漢語,我懇請閣下花一點時間看看我這篇文章。這裏沒有奇言怪論,也沒有弄虛作假。只有我這些年來學習及觀察語文,一些誠懇的意見。

  孔子是中國文教之始,正樂而雅頌各得其所,相傳弟子中受業身通者七十七人。自孔子降生至今,二千五百餘年,後有五胡亂華、蒙古鐵騎,以及滿清入關,我們從未面臨文教如此黑暗之時。參考古代文獻、明清小說、陳雲古德明等先生的文章,大眾的中文現在實在是病入膏肓,恐怕是奄奄一息了。我呢?你或許想問,我很清高嗎?不,絕對不!我也是腐朽的一份子。幸有一眾力挽狂瀾的先生,中華文化未至於完全敗亡。孔子曰:「述而不作。」《禮記·學記》說:「作者之謂聖。」創作是聖人之事,創者,發人所未發,起人所未起,聖人乃能。賢如孔子,一生未曾自居聖人,恐怕也是因為他不曾創作過。仲尼整理《五經》,當中《春秋》相傳是經仲尼筆削過,乃有褒貶之意,但到底不是創作。


 (至聖先師孔子,引自此

  既然創作是聖人之事,連孔子也不自居為聖人,我又何曾能夠及得上他,更不可能用創作去立一家之言。我所作的只是寫作,記錄整理我所知而已。我無文起八代之衰韓退之的才華,而且人微言輕,只不過圖謀為中華文明再起而出一分力而已。閣下或許以為我是恫嚇大家,且看我舉幾個例子,你或許就明白。

  時下的人很喜歡說我選擇做甚麼甚麼,這個「選擇」從何而來呢?實際上就是來自英文的choose,上英文堂時老師說choose的意思是「選擇」,所以翻譯文章時見到choose就一定要譯成「選擇」了!更甚者連平日作文也不懂得用其他字。比如說「只好」、「唯有」、「寧可」、「情願」等等,這些詞語意思相近但又大不相同,當中微妙的差異是典雅白話的寶藏,但一般人都只知道「選擇」。孫悟空當初大鬧天宮,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後,後來痛定思痛,知道後悔,答應觀世音菩薩跟從唐三藏取西經。他說:「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如果孫悟空生在今世,恐怕要說「選擇修行」吧。五四翻譯體流行後,歐化句大行其道。「重要性」之於「importance」,而不知有「何等重要」;濫用「們」字以效法英文之眾數,不知典雅白話可用「眾」「群」等字冠於名詞上,甚至不用亦可;但知「作為」乃as之譯,不知有「為人」、「身為」等,「為人師表」竟成「作為老師」。歐化劣句至今廣為流行,乃成文章主幹,典雅白話如《紅樓夢》的文體幾近淪亡。

  至於何文滙博士的訂音,美其名為正音,但有些卻是誤音,方法或有誤,不可不正。例如「搜」索之「搜」據《廣韻》應該讀陰平聲,變成「收」索,竟不知同樣成於宋代之《集韻》收有「蘇后切」一讀,正是現今讀音陰上聲的來源!或有人不知其所以然,盲反者一概委之於「約定俗成」,不知語音變遷亦有規律,不依語音規律變遷者亦有規律,何氏之訂音不可全盤否定。如「遏」止之「遏」,俗讀多有邊讀邊誤讀為「蠍」,正音為「壓」。以《廣韻》正音為「壓」,此說確為的論,不可不從。粵語正音正者不得全正,反者不得其法,我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戒慎恐懼,不敢不正。

  現今本土派為少數重視中華文化者者,考訂古字勇氣可嘉,可惜方法未免有缺憾。粵語一「啲」之「啲」,當今已大行其道,難復其正。其誤在於「尐」《廣韻》注子列切,反切上字「子」屬中古精母,無由變成當今粵語的塞音。此外甚多,諸如以「呢啡」為「褦襶」等,論證難以成立。依我之見,不穩立中古音今音及語音流變則難以說明「正字」的正誤,音理上不通之「正字」,為我所不取,亦是戒慎恐懼,不敢不正。

  因此我開始搜集資料,編寫漢語音韻學入門系列的文章,希望人人都能明白如何考據正音正字,西賢亞里士多德說「政治為眾人的天性」,語言否耶?以後有時間,再注釋童蒙讀本,以輔眾先生恢復宋明以來的白話傳統,至於說明歐化句者珠玉在前,我亦不贅。

漢語音韻學入門目錄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古音入門(一)

古音分期

  在「漢語音韻學入門」我提及中國自有生民以來,就有語言;有語言,就有演變,所以有後世以及現代的方言。我們要先知道學術界如何將古音分期,以潘悟雲先生的《漢語歷史音韻學》為例,他的對古音的研究分做兩期。

  中古音:大約是隋唐時期
  上古音:大約是周秦時期 

  為何要分成兩期呢?還有中間隔著一大段時期卻是為何?中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都消失了。這是因為這兩段時間的古音資料最豐富,中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古音可以兩頭夾攻過去,而元明清也有很豐富的韻書記載當地各地不同的發音。由於古代還沒有錄音機,所以一切的研究都只是假說,我們只能無限逼近歷史上真正的發音,但不能夠肯定構擬的音準確無誤。


  中古音和現代方言相差有多大,聽聽這段錄音就知道了,但這只是構擬出來的讀音,而且發音未必完全準確,但畢竟和現代方言的發音大相逕庭。古代没有錄音機研究中古音的學者又如何構擬出古音呢?這就得知道從中古音的材料入手,最重要的是《切韻》系韻書

  《切韻》系韻書(《切韻》早己散佚,傳世的都是殘卷):
  《切二》《切三》為一系
  《王一》《全王》為一系
  《王二》《唐韻》為一系
  《五代本切韻》為一系

  《切韻》乃隋代陸法言等人所編,後來有增補,當中最重要的還是宋朝的《廣韻》

《廣韻》編排

  《廣韻》是大宋大中祥符元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所編而成,參考了歷代韻書,包括《切韻》,歷史背景不多說。先看看《廣韻》的編排。以下是《廣韻》的目錄
 

  看紅色字「上平聲」,由於《廣韻》平聲字多,所以將平聲字分成上下兩卷,起始是「上平聲」。看藍色字「東第一」,指「上平聲」第一個韻目是「東第一」,第二個是「冬第二」,如此類推。再看綠色字「脂之同用」及「獨用」,由於隋朝時陸法言編《切韻》時分韻太細,到宋朝修《廣韻》,一些韻目之間讀音已經變得沒有分別,所以加上同用或獨用,說明哪些韻目可以一起混合用,哪些不可以;「魚第九」標明「獨用」,就是魚韻這個韻目的字只能和自己押韻,不能和其他韻部押韻;「支第五」標明「脂之同用」同用,即是說宋朝時「支第五」「脂第六」「之第七」三個韻目的都押同一個韻,可以混合使用,一起填進詩詞的韻腳中。《廣韻》按四聲編排,即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所以「東第一」之後是上平聲的的「冬第二」;要看東韻的上聲董韻,必需上平聲下平聲都翻完,才到東韻的上聲「董第一」,冬韻鍾韻的上聲.乃至去聲入聲,如此類推。紫色字「鄰職」二字是真韻韻目中字的注音,等同正文字的注音「鄰職切」

 

  到看正文第一頁,也是上平聲「東第一」東韻的第一頁,第一個字也是東字。看橙色「德紅切十七」字,在《廣韻》中,東字加上自身有十七個同音字(部份字用藍色起),所以標「十七」,讀音是「德紅切」,下面十六個字的讀音也是「德紅切」,至於反切的用法下一篇再談。東下一大串小字到「德紅切十七」為止,是東字的解釋,所以《廣韻》不但是韻書,作詩時可參考,也可當字典用,查看文字的意思。再看兩處紅色圈圈,第一個紅色圈有「一」字,說明是「東第一」韻,「冬第二」起首就標「二」字,如此類推。第一個和第二個紅色圈中有個類似句號的符號,兩個「句號」間是《廣韻》中的同音字,這個「句號」是用來區隔不同的讀音的字組。再看綠色框「又都貢切」,說的是涷字除了有「德紅切」這個讀音,也有「都貢切」這個讀音

參考資料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余迺永校註,(里仁書局,台北市,2010年9月5日):應該是目前最齊備的廣韻》校訂本,利用多種廣韻》版本及出土韻書校訂廣韻》中的誤字;前言以及擬音都很值得參考

廣韻》張氏澤存堂刊本:見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本文的書影都來自這個版本
 
切韻》殘本,引用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