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從《中庸》「壹戎衣」到詩經「壹發五豝」—淺述「壹」字詞義引伸

一,《中庸》「壹戎衣」新解

  《中庸》「壹戎衣」舊解以鄭玄為代表。鄭玄注:「戎,兵也。衣讀如殷,聲之誤也, 齊言殷聲如衣。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不過鄭玄的注解只對了一半。解依作殷,正確,壹戎解作壹用兵刖不確。有學者歸納了此句的三種解釋,第三解最符合文意。「壹戎衣按「殪戎殷」解,譯為「滅亡大商」。如清毛奇齡《四書賸言》云:「《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此壹字是殪字,《尚書.康誥》曰:殪戎殷;言滅大殷也。」[注一]

二,壹有滅義

  《中庸》「壹戎衣」源自《尚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殪有滅義。《尚書句解》:「天乃大命文王殪滅戎殷。殪,翳。」以殪滅解殪,可證殪有滅義。《小雅.吉日》:「發彼小豝,殪此大兕。」殪訓死,見《爾雅.釋詁》及疏。壹殪只不過是同一個詞語的不同寫法。

(《爾雅注疏》頁六十二,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盡咸壹三字有滅義及其來源

  《左傳.閔公二年》:「盡敵而反,敵可盡乎,雖盡敵,猶有內讒,不如違之。」盡明顯解作動詞,解作滅,而非解作全部。為何盡有滅義呢?我懷疑殲滅一義由全部之義引伸。不妨試用語素來分析。

  《僖公二十八年》:「民之情偽,盡知之矣。」
  字義:全部。
  義素:全部。

  《閔公二年》:「盡敵而反。」
  字義:殲滅。
  義素:全部+消滅。

  盡,皆也,本身解作全部。於全部之義之上,再加上消滅的義素,就變成殲滅的意思。咸壹二字情況也相似。

  《書.堯典》庶績咸熙。《說文》皆也。
  《書.君奭》:「咸劉厥敵。」王引之《經義述聞》:「咸者,滅絶之名。咸劉皆滅也。」
  《逸周書.世俘》:「咸劉商王紂。」朱右曾校釋:「咸劉,絶也。」

  《禮記.中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朱注:「壹是,一切也。」
  《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清毛奇齡《四書賸言》云:「《尚書·康誥》曰:殪戎殷;言滅大殷也。」

  盡,皆也;引伸出殲滅之意。咸,皆也;再引伸出滅絕之意。壹是,一切也;壹又為滅。可見有皆之意的字,都可以引伸出滅意。

四,詩經「壹發五豝」新解

  《詩經.騶虞》:「壹發五豝。」
  《詩經.吉日》:「發彼小豝、殪此大兕。」

  「壹發」如果按字面解,就是一發箭就射倒五隻小豬,由於不近情理,所以必然要曲為之解。例如毛傳:「虞人翼五豝,以待公之發。」鄭玄和之,曰:「君射一發而翼五豝。」說成「虞人」自己不射,反而作公之輔翼,等待主公去射。除了詩句上看不出「虞人翼五豝」之外,這個解釋也置「壹」於不顧,「壹」變成無字義無作用的虛詞了。如果結合以上所解,「壹」解殲滅,就文通義順。而且《詩經.吉日》的「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也給我們提示,發和殪都是動詞,而且意思相近。所以,「壹發五豝」的「壹」只能解射,或者滅。兩者二本相成,打獵時,射箭出去,就能射倒野獸。綜合以上推論,「壹發五豝」就是射倒五隻小豬,「發彼小豝、殪此大兕」,就是射倒小豬和大兕(像犀牛的野獸)。

[注一]見探求《中庸》「壹戎衣」之正解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雷神和星期四的由來

  英語星期四是Thursday,對應古英語þurresdæg,þurresdæg又來自þunresdæg。照字面解,þunresdæg即thunder's day,thunder(Þunor)在古英語中,除了解作雷電外,亦解作雷神。þunres是Þunor的屬格,Þunor加上屬格詞尾es,中間的o再縮短而消失,就變成þunres,成為þunresdæg;中間的n受後面的r影響而同化,就變成þurres,成為þurresdæg。


  為何星期四是雷神之日呢?因為這是古希臘羅馬的傳統。古英文的「雷神之日」(þunresdæg),對應拉丁文「朱庇特之日」(Jovis dies),又對應古希臘文「宙斯之日」(ἡμέρα Διός)。從中得知盎格魯撒克遜的雷神,對應羅馬的朱庇特,又對應古希臘的宙斯。為何這三個神互相對應呢?主要原因,我猜是三位都貴為眾神之神,乃眾神中最尊貴者。

  另外一個共通點,就是三位神都有使用雷的能力。有研究指出,希伯來民族的一神崇拜來自更古老的多神崇拜,恰巧耶和華也是經常用雷的神。試看以下聖經和合本的引文。

  出9:23 摩西向天伸杖,耶和華就打雷下雹。
  撒上2:10 與耶和華爭競的,必被打碎;耶和華必從天上以雷攻擊他。
  撒上7:10 當日,耶和華大發雷聲,驚亂非利士人。
  撒上12:17 這不是割麥子的時候嗎?我求告耶和華,他必打雷降雨。
  撒下22:14 耶和華從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
  伯37:5 神發出奇妙的雷聲;他行大事,我們不能測透。
  詩18:13 耶和華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發出聲音便有冰雹火炭。
  詩104:7 你的斥責一發,水便奔逃;你的雷聲一發,水便奔流。

  到底是耶和華在多神崇拜中就具有使用雷電的能力,還是過渡為一神崇拜後,其他神的能力集中在耶和華一位身上呢?這需要再深入考據。不過重要的是,雷電為先民所敬畏,雷電不單是自然界的現象,也是神力,只有至高無上的神才具有這種能力。

  最後解一解拉丁文希臘文的名詞。「朱庇特之日」(Jovis dies),Jovis是Juppiter的單數屬格,意思是朱比特的,dies是單數主格,解作日。「宙斯之日」(ἡμέρα Διός),ἡμέρα係單數主格,解作日;Διός是Ζεύς的單數屬格,意思是宙斯的。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北京語如何受蒙古語影響

  蒙古鐵騎橫掃六合,終於建立橫誇歐亞的大帝國,後來有黃禍之稱。當時的宋朝也不能倖免,文天祥殉國後,宋朝版圖盡歸元朝,定都大都,即今日的北京。由於北京是元朝的首都,是政治中心,結果北京成為蒙漢雜居的地方。元朝政府制訂蒙古文字,「特命國師八思巴創為蒙古新字,譯寫一切文字,期於順言達事而已。自今以往,凡有璽書頒降者,並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國字副之。」[注一]可見元朝的詔書需以蒙古語書寫,而且漢人通曉蒙古語的大有人在。史書上記載:「王壽,字仁卿,涿郡新城人。幼穎敏嗜學,長以通國字,為中書掾。」[注二]既然長期處於雙語環境,北京話必然受蒙古語影響,蒙古語的特徵,便滲入北京話。我們說北京音韻貧乏,基本上在元朝已經定形,以致萬劫不復。

  先回顧一下元朝北京話的音韻系統,再和當時蒙古語比較,就知道北京話被蒙古語影響有多嚴重。[注三]第一,先說入聲,北京話已經失去三個入聲尾,所以入聲字「達」,和「馬」、「把」、「茶」等字押韻。

  二,輔音。中古漢語的塞音有三組,分別為全清、次清、全濁,北京話經歷全濁清化,失去清濁對立,所以只餘下全清、次清兩組輔音。所以全濁的「附」字,和全清的「付」同音。

  三,聲調。中古漢語的四聲八調[注四],因為没有去聲,所以變成三聲六調。上聲去聲失去清濁對立(即以上第二條),所以只得三聲四調。

  以上總結三條元朝北京話的語音系統,跟中古漢語有何不同,以下再用中古蒙古語比對,就知道為何北京話的音韻如此貧乏,亦可窺見當時蒙古語對北京話的影響。

一,入聲消失

  中古蒙古語以開音節為主,沒有類似閉音節的入聲,蒙漢語接觸下,入聲尾很容易消失。先選讀一小段中古蒙古語,便知道這個語言的特色。

  ger-tur i-no oro-basu

  [ger-tur:房屋
   i-no:他
   oro-basu:進入][注五]

  全句大意便是:他進入房屋。這句的意義不是重點,只不過不想這段文字變成無意義的符號,而為讀者略過,我分析這句的音節結構才是重點。如果要將音節分開,顯示發音時的次序及停頓,應該如此:

  /ger/ /tur/ /i/ /no/ /o/ /ro/ /ba/ /su/

  所以我說中古蒙古語以開音節為主,例如/ba/和/su/這兩個音節,都是以元音結尾,情況和日語類似,日語詞語結尾除了ん外,所有都是開音節,都是以元音結尾。中古蒙古語自然也有閉音節,即是以輔音結尾的音節,不過輔音結尾只限於少數輔音,沒有塞音。這個例子當中,閉音節有兩個:/ger/以及/tur/,特點都是以/r/結尾。中古漢語的入聲,是以/p/、/t/、/k/結尾,蒙古語沒有這三種結尾。既然蒙古語沒有中古漢語的三種入聲尾,熟習蒙古語而輕視漢語的人,自然就慢慢不會發入聲尾的語音,令當時北京話的入聲消亡。

二,全濁清化

  中古漢語的塞音輔音,一共有三套,分別為全清、次清、全濁。看下圖頭兩行,中古蒙古語只有兩套,按學者研究,是強弱輔音對立,強輔音就是圖中的FORTIS,弱輔音就是LENIS。

(中古蒙古語音系,出處見注六)

  強輔音大概對應中古的次清聲母,弱輔音大概對應中古的全清聲母。不過中古蒙古語的音系中,沒有中古漢語的全濁聲母。簡單而言,中古漢語有三套塞音輔音,中古蒙古語的塞音輔音只有兩套,這就能解釋為何元代北京失去了全濁音,只餘下全清及次清聲母的對立。

(中古漢語及中古蒙古語輔音對應表)

三,聲調減少

  中古漢語原有四聲八調,失去入聲,便成三聲六調。上聲及去聲失去陰陽的對立,就成為三聲四調。上聲及去聲中,陰陽二調的對比本來就不明顯。以上聲為例,斧頭之斧是陰上聲,婦人之婦是陽上聲,語音極為接近,稍有不慎便混同起來。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的特徵便是没有聲調。一個没有聲調的語言,影響一個有聲調的語言,結果便是豐富的四聲八調,變成貧乏的三聲四調。

後記

  寫完後才驚覺北京由外族統治,始於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予契丹。後來金國於貞元元年(1153年)於北京建都,貞元元年至金滅亡(1234年),將近一百年,和元朝國祚相當。北方漢語的簡化,應該是契丹人女真人先伸魔爪,元朝再補一刀。女真語和蒙古語都是阿爾泰語系,語音結構類似,都是以開音節為主,有兩組塞音,無聲調,以上的語例換作女真語也一樣。

注釋

注一:《元史•列傳第八十九》
注二:《元史•列傳第六十三》
注三:元代北京話的資料來自《中原音韻》,《中原音韻》是否代表元朝北京音有爭議,不過以當今北京話音系觀之,當今北京話上承《中原音韻》似無可疑。
注四:四聲之所以有八調,係因聲母之清濁,四聲各分陰陽二調,濁音清化後陰陽二調分成兩個音位。
注五:中古蒙古語語例見Altaic linguistics
注六:中古蒙古語音系見A Study of the Analogical Extension of the Mongolian Hidden-n Declension in Colloquial Standard Khalkha頁十三。

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尚書顧劉氏義《堯典》篇上

1.1 曰若[1]稽古[2]帝堯[3],曰放勳[4],欽、明、文、思[5]、安安[6],允恭克讓[7],光被四表[8],格于上下[9]。

[1]曰若,為無義的語首助詞。

[2]稽是查考之義。曰若稽古,是史官追述古事的開頭用語,為下面的帝堯二字連讀。
[3]其實古代帝字指上帝,帝某總是指某一天神。
[4]放勳,相傳為堯名。
[5]馬融注:「威儀表備謂之欽,照臨四方謂之明,經天緯地謂之文,道德純備謂之思。
[6]今文作晏晏。鄭玄注:「寬容覆載謂之晏。爾雅:「晏晏溫溫,柔也。
[7]允恭,確實恭勤。鄭注:「不懈於位曰恭。克讓,是善能推讓之意。
[8]光,是充滿之意。《詩•敬之•毛傳》:「光,廣也。」被,讀曰披(《漢書•揚雄傳》注)。四表為四方之外極遠之地。
[9]格於上下,稱頌堯之德充溢至於天地上下。《方言》:「假,至也。」

1.2 克明俊德[1],以親九族[2]。九族既睦[3],平章百姓[4]。百姓昭明[5],協和萬邦[6]。黎民[7]於變時雍[8]。

[1]俊德,大德。克明俊德,是說堯能昭明發揚他的大德。
[2]九族,九族是泛指各氏族,不應拘埿在九字的字面上糾纏不清。而族字也不要認為是家族。
[3]九族既睦,各氏族都已親睦團結好。
[4]平,今文作辨。平章是辨別彰明之意。
[5]百姓,即百官。依金文當作百生。昭明,明上加明,很清明之意。
[6]協,和合之意。江聲《音疏》:「萬國言其多,不必備一萬國。」
[7]黎民。《蔡傳》:「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日黎民。」朱熹《注》云:「黎,黑也。猶秦言黔首也。」
[8]於,無義語助詞。變,或假借為弁,卞、喜樂之意。吳闓生《尚書大義》:「於弁,於樂也。」是雍,是以風俗大和。《蔡傳》:「時,是也。雍,和也。」

1.3 乃命羲和[1],欽若昊天[2]歷象[3]──日月星辰[4],敬授民時[5]。

[1]羲和,是東九族古代先族神話中上帝帝俊(即文獻中殷祖帝舜)的妻子,是生太陽的神(見《山海經•大荒南經》),今文家以為是四人(說羲和就是下文的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為專掌天文星曆的官。
[2]欽,敬。若,順。昊,與浩、皓、皞、顥等字同音通用,是廣大之意。昊天,廣大的天空。
[3]曆,《史記•曆書》引作歷。歷字本義為經歷、經過,用於天象時,原指日月星辰在天球面上的經歷運轉,所以也叫步。象即現象。曆象,日月星辰在天上運轉的現象。
[4]古代關於辰字的用法很多。據以分辨季節的標準星象稱做辰,這就是辰的本來意義。
[5]敬授民時,這句是說,把對日月星辰所作觀察活動得到的天象節令知識傳授給人民,以便於民間從事農事的安排。

1.4 分命羲仲[1],宅嵎夷[2],曰暘谷[3]。寅賓出日[4],平秩東作[5]。日中[6],星鳥[7],以殷仲春[8]。厥民析[9],鳥獸孳尾[10]。

[1]分命羲仲,分別任命羲仲。謹按:分,意應為吩咐。
[2]宅,鄭玄注《周禮•縫人》引本篇宅字作度,與漢石經用字同。《方言》:「度,居也。」嵎夷,指東方海隅最遠的迎日出的地方。
[3]暘谷,《山海經》之《海外東經》、《大荒東經》都說湯谷上有扶桑木,是太陽出入和居住的地方。
[4]寅,其義為敬。賓,引導。
[5]平,使。平秩,使之有程序。蘇軾《書傳》:「東作,春作也。」作就是作為,指生產活動。此東作與下文南為,是交互仗用文字來說春夏的農活。
[6]日中,指白晝的長度適中,也就是白天和夜晚一樣長。這裏指的是春分時節。
[7]星鳥,此處星字從漢代起都解釋為中星,因為本文所舉鳥、火、虛、昴四星,分別為古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標準星。所謂中星,是傍晚在南方天空正中的星。古人憑這種按一定時日於黃昏時出現在南方的中星來辨別和確定季節。鳥,古代對一恒星的名稱。當以長蛇α為是。謹按:長蛇α即星宿一。
[8]殷,和下文以正仲夏的正相同,是據以端正、使之正之意。仲春為春分所在之月。仲春為二月。謹按:二月指夏曆二月。
[9]民析為人民老壯分析開來。
[10]孳,孳孔,指哺乳動物的生殖,尾,交尾,指蟲鳥之類的生殖。

1.5 申命羲叔[1],宅南交[2]。平秩南為[3],敬致[4]。日永[5],星火[6],以正仲夏[7]。厥民因[8],鳥獸希革[9]。

[1]《爾雅•釋詁》:「申,重也。」申命,又任命。
[2]南交,本篇作者心目中南方最遠的地名。
[3]南為,農事活動。
[4]敬致,這兩字在句中位置有錯亂,文字亦有脫落。注疏家所作的種種牽強解釋是不足據。
[5]日永,《爾雅•釋詁》:「永,長也。」日永,白晝最長的日子,指夏至。
[6]火,心宿二。
[7]謹按:仲夏,夏曆五月,夏至所在之月。
[8]偽《孔傳》釋為老弱因丁壯在田而往助農。
[9]希革,夏天鳥獸毛羽稀少。

1.6 分命和仲,宅西[1],曰昧谷[2]。寅餞納日[3],平秩西成[4]。宵中[5],星虛[6],以殷仲秋[7]。厥民夷[8],鳥獸毛毨[9]。

[1]文字有脫缺,故《史記》以意於西字下補一土字,宜是。
[2]昧谷,為神話中太陽落下和止息的地方。
[3]偽孔云「餞,送也。」納日,亦即甲骨文中的入日。謹按:寅,敬也。
[4]西成,農事活動,當因秋天農作物收成,故用成字。
[5]宵中,夜間的長度適中,即夜間和白天一樣長。這裏指秋分時節。
[6]虛,寶瓶宮β(虛宿一)。
[7]謹按:仲秋,夏曆八月,秋分所在之月。
[8]《蔡傳》:「夷,平也。暑退而人氣平也。」
[9]《說文》釋毨為鳥獸毛盛。

1.7 申命和叔,宅朔方[1],曰幽都[2]。平在朔易[3]。日短[4],星昴[5],以正仲冬[6]。厥民隩[7],鳥獸氄毛[8]。

[1]朔方,是《堯典》作者心目中北方最遠的地名。
[2]幽都,原是神話傳說中北方的一座山。春秋戰國秦漢之世,幽都已成為人們心目中極北之地北裔的地名。
[3]朔易,即北易,指農事活動,不過此處是指冬天的農事。
[4]日短,白晝最短的時候,指冬至時節。
[5]星昴,是一簇恒星的名稱,亦稱旄頭,漢代俗呼為留星,後世俗呼為七姐妹星。
[6]謹按:仲冬,夏曆十一月,冬至所在之月。
[7]偽《孔傳》:「隩,室也。民改歲入此室處以避風寒。」
[8]偽《孔傳》:「鳥獸皆生耎毳細毛以自溫焉。」謹按:氄,馬融云溫柔貌也。耎毳,柔軟。

1.8 帝曰:「咨汝羲暨和[1]。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2],以閏月定四時成歲[3]。」

[1]咨,《說文》:「謀事曰咨。」下文咨十有二牧,《史記》作命十二牧。釋咨為命
[2]朞是指一周歲。三百六十六天之說當為早期的陽曆。
[3]竺可禎說:「以閏月定四時成歲,乃陰陽曆合用。」由於月亮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兩個周期各自不同,陰曆十二個月比陽曆一年要少十一天多,必須幾年設一閏月才能使二者相合。

1.9 允釐百工[1],庶績咸熙[2]。帝曰:「疇咨若時登庸?[3]」放齊[4]曰:「胤子朱啟明。[5]」帝曰:「吁!嚚訟可乎?[6]」

[1]允,《爾雅•釋詁》:「信也。」又:「誠也。」有確實、真實之義。《詩•臣工》箋:「釐,理也。」即治理整飭之意。《詩•臣工》箋:「百工,百官。」又,裴學海《虛字集釋》以為:「誠,猶云如果也。」其說可參考。
[2]《說文》:「庶,眾。」《爾雅•釋詁》:「績,功。」又:「咸,皆。」熙有興盛、光美等義。
[3] 疇咨若是登庸,誰能像眾功皆美(庶績咸熙)這樣做得好的,就提拔任用他。《爾雅•釋詁》:「疇,誰也。」疇咨,《史記》作誰可。若,《荀子•王霸》:「如此也。」時即是、此之義,為指示代詞。《爾雅•釋詁》:「登,陞也。」庸,孔蔡兩傳皆釋為用。段氏《撰異》云:「尋此經之語,當云帝曰咨疇若時登庸。」如依段玉裁說,咨字在上,則當為無義語首助詞,或為嘆詞。
[4]放齊,人名,在此作為堯臣。
[5]胤子朱,《史記》譯作嗣子丹朱。啟明,《史記》譯為開明,意為性格開朗通達。
[6]吁,驚歎詞,《蔡傳》釋為歎其不然之詞。僖公二十四年《左傳》:「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王逸注《楚辭•怨世》:「讙譁為訟。」皮氏《考證》:「可乎二字,疑後人增入。《尚書》一書,無用乎字為句末助詞者。」


1.10 帝曰:「疇咨若予采?[1]」驩兜[2]曰:「都![3]共工[4]方鳩僝功[5]。」帝曰:「吁!靜言庸違[6],象恭滔天[7]。」

[1]此句意為堯問誰能如我職事的要求。疇咨,依段說當作「咨!疇」。若,舊釋順,當釋如。予,我的。采,馬融云:「官也。」(《釋文》引)
[2]驩兜,來自神話中的人物,此處已將神話資料淨化為歷史資料,作為堯的一個臣子的名字。
[3]偽孔云:「都,於。歎美之辭。」
[4]此處也作堯的臣名,同樣是從神話及遠古傳說中來的。他曾治水失敗,這可能與本篇下文鯀治水失敗為同一故事的分化。有說近世學者已論定共工即鯀,頡剛師:「共工二字是鯀字的緩聲,鯀字是共工二字的急音。」
[5]古注說的大意是:共工能廣聚眾力布備事功。《廣雅•釋詁》:「方,大也。」鳩,《史記》用其訓義「聚」。僝,備具之意。
[6]靜,意為巧善。庸,《說文》:「用也。」違,意為邪僻。靜言庸違,即善為巧言,而行為很邪避。
[7]象恭滔天,意為貌似恭敬,而惡行漫天。

1.11 帝曰:「咨![1]四岳。[2]湯湯洪水方割[3],蕩蕩懷山襄陵[4],浩浩滔天[5],下民其咨[6],有能俾乂[7]?」


[1]咨,嘆詞,憂水災。
[2]四岳,原是姜姓部族的宗祖神,《蔡傳》說是一人而總四方諸侯之事。太岳可能是原稱。
[3]蔡傳:「湯湯,水盛貌。」洪水,大水。旁的音義同溥,為普偏之意。割,同害。
[4]蕩蕩,形容水動蕩之狀。懷山,大水把山包圍。襄陵,《蔡傳》:「襄,駕出其上也。大阜曰陵」,即大水將高阜之地淹没了。
[5]《蔡傳》:「浩浩,大貌。滔,漫也。極言其大,勢若漫天也。」
[6]咨,《史記》作憂。
[7]《覈詁》:「有,誰也。」俾與比通,比又與庀通,《左傳》杜注:「庀,治也。」乂,意為治。謹按:俾乂二字同義平例,意為治理。

1.12 僉曰[1]:「於![2]鯀哉。[3]」帝曰:「吁!咈哉[4],方命圮族[5]。」岳曰[6]:「异哉![7]試可乃已。[8]」

[1]上面注文已知四岳是一人。僉曰,《蔡傳》:「四岳與諸侯同辭而對也。」
[2]於,《釋文》:「音烏。」嘆詞。
[3]鯀,原來也是神話人物。共工與鯀治水失敗是同一故事傳說的分化,故事相同點達十餘處。
[4]咈,乖戾之意。
[5]方命,《覈詁》:「放猶廢也。」圮族,《史記》譯作「毀族」。
[6]岳曰,《蔡傳》:「四岳之獨言也。」
[7]异,吳汝綸《尚書故》:「通已,嘆詞。」
[8]《群經平議》:「已,以通用。以,用也。試可乃已者,言試之而可,乃用之也。」

1.13 帝曰:「往,欽哉![1]」九載[2],績用弗成[3]。

[1]《爾雅•釋詁》:「欽,敬也。」
[2]《爾雅•釋天》:「載,歲也。」
[3]《爾雅•釋詁》:「績,功也。」

1.14 帝曰:「咨!四岳。朕[1]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2],巽朕位[3]?」岳曰:「否德[4],忝帝位[5]。」曰:「明明[6]揚側陋[7]。」

[1]朕,甲骨文用作「我的」,金文中也用作「我」。
[2]庸命,即用命,意為聽從命令。
[3]巽帝位,《史記作》作「踐帝位」,巽為踐的假借,踐就是履行。
[4]否,唐寫本《釋文》:「否,音鄙。」《文選•長笛賦》注:「鄙,陋也。」
[5]《爾雅•釋詁》:「忝,辱也。」
[6]前一明字為動詞,為尊顯、顯揚之意。後一明字為名詞,指有地位聲望,被稱為賢明的人。
[7]《廣雅•釋詁》:「揚,舉也。」揚側陋,就是舉用埋没在民間没有名氣的人才。

1.15 師錫帝曰[1]:「有鰥在下[2],曰虞舜[3]。」帝曰:「俞![4]予聞[5],如何[6]?」

[1]師錫帝曰,意為「大家對帝說」。《爾雅•釋詁》:「師,眾也。」錫為給予之意,古時上對下、下對上都可稱錫。
[2]《孟子•梁惠王上》:「老而無妻曰鰥。」
[3]《孔疏》:「舜居虞地,故稱虞舜。」虞,當是現今尚有遺稱的河南省東部虞城縣附近,其地鄰近山東。舜原是東夷殷商族的神話中宗祖神上帝夋(夒)的傳說分化而成。
[4]俞與然同,猶現代語中的「好吧」。
[5]予聞,《史記》譯作「朕聞之」,「予」當為「余」之同音假借。
[6]如何,是問舜的為人到底怎麼樣。

1.16 岳曰:「瞽子[1],父頑,母嚚[2],象傲[3];克諧以孝[4],烝烝乂[5],不格姦[6]。」帝曰:「我其試哉![7]」

[1]瞽子,瞎子的兒子,唐寫本《釋文》:「無目曰瞽。」
[2]僖公二十四年《左傳》云:「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3]象,當從《史記》作「弟」。《管子•宙合篇》注:「慢而不恭曰敖。」
[4]《爾雅•釋詁》:「諧,和也。」
[5]《詩•泮水》傳:「烝烝,厚也。」是為美厚、美好之意。乂,意為養,也有美好之義。
[6]格,《史記》譯作「至」。
[7]我其試哉,《論衡•正說篇》:「試之於職,觀試其才也。」


1.17 女于時[1],觀厥刑于二女[2]。釐降二女于媯汭[3],嬪于虞[4]。

[1]女,去聲,動詞,即以嫁給之意。于時,於是。《史記》譯作「於是堯妻之二女」。
[2]《史記》譯譯此句為觀其德於二女。其德,舜之德。最先在》中,舜的二妃只叫媓」娥」,到列女傳》才確稱娥皇女英
[3]釐降,王肅釋為下嫁。,河南東部虞城西南附近的一條水。媯汭,即媯水注入另一水之隈曲地帶。
[4]偽孔云嬪,婦也動詞,做媳婦。

2015年5月2日 星期六

萬惡的簡體字(二):說「复」

  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愛追求女子是天經地義之事,不過如果因為寫殘體,令到手的鴨子飛走了,未免太不值了。事緣如下:有一名男子追求一名女子,男子問女仔想出街看戲否?女子說:我臥病在床,過幾天才好,你等我回复吧。男子心想:原來她抱恙,我等你回覆吧。豈料女子說的是等她回復健康,就一齊看戲。結果男子一直乾等,等到她名花有主還在等,其實女子一開始對他有好感。就是因為殘體,結果一段大好姻緣沒了,這多不值呀!為了自身的幸福,大家一定要學好正體字呀,否則身邊的妹子走了就後悔莫及。


  今回到「复」字,簡體「复」字,對應三個正體字,真是亂得很。殘體「复」,對應正體「覆」,粵音fuk7。覆,意思是覆蓋。兩漢時喜用「天覆地載」一語,意思是恩德如上天覆蓋,如土地盛載,用來形容恩澤之厚。例如《說苑》:「天覆地載,謂之天子。」有天地的恩德,才能居天子之位。

  「复」,對應正體「複」,粵音fuk7。複,意思是複雜、重複。《說文》:「複,重衣也。」複的本義是兩重衣服,後來引伸出複雜、重複之意。許慎於《說文》的解釋是否真的符合「複」字的本義呢?不一定,但起碼證明東漢時期已經有「複」字了。

  「复」,對應正體「復」,粵音fuk9。「復」,意思是回復、再次。《說文》:「復,往來也。」復的本義是往來,去了再返來,所以有回復、再次的意思。例如李白的「千金散盡還復來」,千金散盡了還會回來。上堂時老師說這個復字,要讀成fɐu6,不過我看不出兩個讀音有明顯的分工。而且段玉裁注「復」字說:「今人分別入聲去聲。古無是分別也。」既然段玉裁認為古人沒有兩個讀音。「千金散盡還復來」,「復」字讀成fuk9,似乎問題不大。如果讀者有其他材料,歡迎指正。


(「复」字孳乳表及最遲出現時期)

  最後說說漢字的孳乳,所謂孳乳,就是在一個基礎字形上,加上不同的部件,形成新的文字。例如見現二字,一開始只有見字,例如《易經》所說的「見龍在田」[注一],後來才做「現」字。以「复」來說,一開始只有「复」字[注二],後來才加上偏旁,所以才有「複」、「復」、「覆」三字。因為單單一個「复」字,不能負擔太多音義,所以必然要做新字形來分工。這反映人類發展,思維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一個字義慢慢引伸出其他意義。假如全部簡化成一個「复」字,這能否反映不同的意義呢?人腦能力能力有限,多記幾個字形問題不大,因為多數可以從偏旁知道字義。如果全部簡化成一個字形,這是歷史倒退,大眾再不能分別不同字的不同意思了,因為幾個字義都壓縮在一個字形中,這本來就不便利學習,而且違背古人文字孶乳的用意。

[注一]:「見龍在田」之「見」,讀同現。「見龍在田」是說有龍出現在田野。
[注二]:例如「復」字,甲骨文只作「复」字,金文才開始有「復」字。見《金文常用字典》「復」字條。